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浙江日报》专版报道“碳账户”推动衢州全域

来源:浙江林业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3-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月9日,《浙江日报》以《小小“碳账户” 撬动大变革 衢州探索全域低碳转型发展新路径(上篇)》为题, 专版 报道“碳账户”推动衢州全域低碳转型。 全文如下: 小 小“碳账户”

3月9日,《浙江日报》以《小小“碳账户” 撬动大变革 衢州探索全域低碳转型发展新路径(上篇)》为题,专版报道“碳账户”推动衢州全域低碳转型。

全文如下:

小“碳账户” 撬动大变革

衢州探索全域低碳转型发展新路径(上篇)

2021年,被称为“碳中和行动元年”。这一年,衢州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国家“双碳”工作总体规划部署,坚持“先立后破”,增强系统观念,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考量,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低碳化转型为目标,聚焦“群众高频需求、企业共性需求、治理迫切需求”建设应用场景,在全国率先集齐工业、农业(林业)、能源、建筑、交通和居民生活六大领域碳账户,构建出一整套基于碳排放的数据采集、核算、等级评价和场景应用体系。截至目前,衢州已在六大领域建设碳账户233.8万个,碳账户金融贷款总额超80亿元。

小小碳账户,内有大乾坤。如今,以碳账户为支点,衢州正全面撬动产业转型升级、能源循环利用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大变革”,推动全域低碳转型,努力探索出一条能计量、可复制、可核算的绿色低碳发展“衢州路径”。通过对碳账户的全方位应用,“十四五”期间,衢州碳排放强度有望下降19%。

缘起篇

?“3060目标”下,衢州低碳转型抢先出发?

作为浙江西部森林覆盖率近70%的城市,衢州既是生态优良区,也是高碳产业区,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较为突出。去年,衢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产业为王,工业强市”和打造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目标,5年内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要实现“翻番”。作为6个县(市、区)全域入列浙江山区26县的设区市,在“3060目标”和衢州市“十四五”新发展规划下,降碳,对衢州而言,也有更强烈的紧迫感。

摸清碳排放家底,才能推进区域、企业及个人节能降碳,抢占发展先机。衢州设立碳账户的初衷是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找到一个数字化管理工具,“以一贯百”,从一个应用扩展推进到每一个企业、个人、建筑等“细胞”中搜集信息,让碳排放数据的“颗粒度”越来越细。同时,对各社会主体的低碳贡献、减碳责任和碳排放权边界进行确定、界定,以“小切口”推动社会“大变革”。

衢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碳账户,一方面可以为衢州实现“3060目标”作铺垫和打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衢州“工业强市”战略落地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和服务。

作为国务院批准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碳账户建设也为衢州深化升级绿色金融改革试点开辟了新空间、提供了新路径。

推动区域减碳,衢州最早找到的切入口是“碳账户金融”,率先大规模实现应用的是工业碳账户。去年初,衢州在全省率先推出基于新能源消纳和碳排放综合分析的数字化产品“绿能码”,该应用通过装在企业生产线上的能源采集器等工具,采集各个企业用电、用天然气、用蒸汽等主要能耗数据,为各能源消费主体用能情况画像,为政府部门的用能管理、产业调整提供决策依据——这相当于初代“碳账户”。

紧接着,从“绿能码”到碳账户,从工业碳账户到集齐工业、农业(林业)、能源、建筑、交通和居民生活六大领域碳账户,从用能量达5000吨标煤的企业一年做一次碳排放报告到化工、造纸等传统高耗能行业安装终端能耗采集设备,碳数据采集频率从一年缩短至15分钟……短短一年时间,衢州碳账户建设小步快跑、不断迭代,碳排放数据的“颗粒”越来越细,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碳排放数据采集、核算、评价机制和场景应用系统。

建设篇

文章来源:《浙江林业科技》 网址: http://www.zjlykjzz.cn/zonghexinwen/2022/0310/1237.html

上一篇:浙江衢州“辣妹子”扎根种业振兴 新增社会效益
下一篇:建德独有!植物界的“大熊猫”浙江安息香开花

浙江林业科技投稿 | 浙江林业科技编辑部| 浙江林业科技版面费 | 浙江林业科技论文发表 | 浙江林业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浙江林业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